在艺术及流行文化中,机器人总带着一种理想甚或超越现实的感觉。而对机器人性格的描述,也可说是亦正亦邪,从 HAL 9000 及魔鬼终结者系列里这样的反派人格,一直到星际大战或瓦力中这样亲切甚至有英雄性格的角色。
但时至今日,机器人已经不再是虚幻的人物。真正的机器人数量,在真正的工厂、仓库及各种营业场所持续增加,而他们所做的日常工作,亦与其真人同僚无异。虽然有时候大众对机器人的印象不错,认为可以增加生产力,帮助小公司与大企业一拼高下,甚至让真人员工可以不须从事无聊的高重复性任务,转而进行更有意义的工作,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各种媒体更加频繁地刊登或报导了机器人可能「偷走」了真人员工的工作,甚至直接加以指控。
但是,实际上,机器人 (特别是协作型机器人 (cobot)) 与真人劳工之间的关系到底为何?若要深入加以瞭解,并回应冲着今日机器人而来的这些指控,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协作型机器人的设计目的并非是要取代真人劳工,而是与真人劳工共同作业,并加以协助 - 而传统之那些已经有 50 年以上之久的工业机器人,才是真的被设计来取代真人劳工的。
机器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近期的媒体头条 (例如这份最近的 PwC 研究所言) 指出,在美国,每十个工作中就有四个会被「自动机器人」取代,这样的论调成为恐惧的一大来源,让人们担忧机器人会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要劳动力,而人类将没有谋生的机会。这样的媒体报导以及回应,都表现出人们担心机器人抢走工作的忧心是非常普遍而显着的。
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机器人技术的拥护者认为,每一波的自动化浪潮,不论是从蒸汽引擎到电脑,都造成人们担心科技会取代人类,并让真人劳工过剩,但实际上就长期而言却是带来了创造工作机会的正成长,而非缩减。
事实是,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无可取代的真人技术,而最近的 OECD 研究指出,只有不到 10% 的工作可被完全自动化,因此,机器人能从真人劳工身上「偷走」的工作数量是很有限的。协作型机器人需求的成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机器人需求要来的更快。BIS Research 预测,协作型机器人的市场将在 2021 年达到 20 亿美金之谱。 因此,在未来,我们会更常见到真人与机器人在厂房内一同工作,而不是由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
消失的工作与新创的工作
没有任何一方可否定这个事实:有些工作就是会消失,但机器人自动化就创造工作而言是正成长的。以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对人类就业之影响这样的研究,大部分都着重于有限的小部分地理区域,或是需要大量劳工的产业,而这些产业所需的劳工,又刚好都是机器人可轻松取代的。
根据这些研究,机器人只对某些类型的工作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制造或组装作业,对于这些作业,机器人将无可避免地取代真人工人执行单调、重复性高或易疲劳的工作。通常来说,这些工作也早已有缺工的问题。最近的一篇华盛顿邮报专栏详细描述了威斯康辛州的制造商 Tenere 如何在始终缺工,无法招足 132 个职缺的困境中,转为拥抱协作型机器人自动化。
政策介入
媒体所反映出来的「机器人恐惧症」也让政府开始关注此议题。随着机器人及其在就业市场中的角色获得越来越多忧心忡忡的关注,提倡对教育训练的投资,让劳工准备好面对未来的工作,亦已成为新的潮流。甚至有一些国家开始讨论机器人的「所得」税议题,将这些徵得的税金用于补助被机器人所替代的真人劳工。
对政府来说,投资微型教育或其他再训练计画才是比较好的,这样可以帮助劳工适应变化快速的高科技环境,而不是以机器人「所得税」或其他手段来刻意保护就业市场,这样对整体生产力及竞争力都有不好的影响。
提高竞争力
不论运用在何处,机器人都能提高品质及流程的一致性,而这两点都能让企业生产具强大竞争力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分高下。协作型机器人体积小、程式编写容易、高弹性且价格合宜,在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的推广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让不论位处何处的企业都能运用协作型机器人提高竞争力,特别对中小企业而言,协作型机器人带来的弹性及生产力提升,可让中小企业有能力跟大型对手相互竞争。
此外,机器人也可让生产成本较高之国家的企业重新将先前外移至低成本国家的部分业务移回本国,来带回工作机会,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当企业更有竞争力时,企业本身以及其供应商与其他个别公司都会跟着成长,创造出更多的各种就业机会。
人性回归
当消费者期望他们对产品的偏好能够更有「人味」时,另一股大量个人化的潮流也就随着开始成长,这样的走向需要更多的高阶加工能力,是机器人所无法具备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间工厂是完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
相反地,这样的「工业 4.0」环境会在长远的未来,于某些制造及其他流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由于这样的角色会持续受到限制,且产品更具人性化特色的需求只会持续增加,因此我们预期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只会越来越低,不会如预言所指的那么惨澹。
总的来说,机器人 (特别是协作型机器人) 所创造的工作机会,将比他们所取代的还要好,同时亦提高生产力及增加竞争力。这些绝佳因素应足以说服政策制定者们推广机器人的使用,并藉由再训练或其他教育方案提高劳工技术力,同时避免矗立高墙阻挡机器人的运用,例如徵税或其他增加机器人成本的手段。